絮凝劑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城市污水廠污泥中固體物主要是膠質微粒,其結構復雜,與水親和力很強。因此污泥在脫水前應先進行調理,以改變污泥粒子表面的物化性質和組分,破壞污泥的膠體結構,減小與水的親和力,從而改善脫水性能。常用方法有加藥、冷凍和加熱調理,加藥調理原理是使帶有電荷的無機或有機調理劑在污泥膠體顆粒表面起化學反應,中和污泥顆粒電荷,使水從污泥顆粒中分離出來,調理效果的好壞與調理劑種類、投加量以及環(huán)境因素有關。常用調理劑外有機和無機調理劑兩大類,從近幾年國外發(fā)展趨勢看,有機調理劑(如聚丙烯酰胺)應用較多。加熱調理和冷凍調理雖然優(yōu)點多,但因其投資大、能耗高,應用較少。
污泥的絮凝效果與選擇的絮凝劑種類、投藥量和投加方式有密切的關系,但污泥本身的性質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不同種類的污泥,無機性的或有機性的或生物性的污泥,需要投加絮凝劑的種類不同,絮凝劑的投藥量也不同,試驗表明,相對分子質量在10~50萬的PAM累凝效果不好且投量較大,而相對分子質量為320萬的PAM形成的絮凝體大而密實度高。試驗證實絮凝體的形成時間及生成的絮凝體的直徑與投藥量有明顯關系。過多的高分子絮凝劑會使液體的黏度增高,反而可能導致濾餅進一步脫水的困難并增加濾餅*終的含水率,從而增加了泥餅總量和貯存、運輸等*終處置費用?紤]到上述因素以及運行的經濟性,實際運行時對每升濃縮污泥控制的PAM加量為10~15mg/L,另外,每天消耗的絮凝劑量和剩余污泥的體積成正比關系,因此,剩余污泥的濃縮減容對減少絮凝劑的消耗量有著重要意義。
絮凝劑和濃縮污泥混合、反應時間的長短與混合方式對絮凝效果影響很大。從原理上說,每個聚合物分子的活性基團必須有與污泥顆粒表面帶電中心接觸的機會。由于高分子絮凝劑的投加濃度非常低(常在0.1%~0.2%),為了獲得*佳絮凝效果,絮凝劑必須在污泥中均勻分布并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可以在壓濾機前設置一帶攪拌機的反應罐,反應罐的容積應保證使污泥和絮凝劑能夠充分反應,停留時間2~5min。濃縮后的污泥和絮凝劑都投入罐中,在攪拌機的作用下混合均勻,絮凝好的污泥自流到壓濾機的配泥槽中。這種方法絮凝污泥與壓濾機的銜接自然,配泥均勻,但需要消耗動力,并且攪拌的強度應做到既要盡快地將絮凝劑與污泥攪勻,又不能將絮凝顆粒打碎。另一種方法是,在污泥提升泵的泵前或泵后加入絮凝劑,并在污泥提升泵后的管道合適位置上,設置一個靜態(tài)混合器,充分利用流體本身的能量將二者混合均勻。靜態(tài)混合器到壓濾機的污泥管道要有7-10m左右的長度,以保證適當的絮凝反應時間。這種方法節(jié)省了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處理規(guī)模較小時比較適用。
使用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劑時的投藥量約為3kg/t絕干污泥。
錄入時間:2019/10/17 8:15:06 點擊次數:479